振兴中国农业“芯片”的秘密,藏在这里→
2022-09-22 17:59 来源: 央视一套
举报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如今

中国水稻种源自给自足

还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小麦品种100%源自自主培育

玉米作为新的中国粮食作物产量之王

90%以上选用中国种

......

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

是一代又一代育种家的创新智慧

是中国推进种业振兴的丰硕成果

“神奇种子”在哪里?

“这玉米颗粒小、圆

我叫它珍珠玉米”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

73岁的刘怀智像往年一样

在一片偏僻的山头上

种下自家的玉米自留种

“小时候我爷爷跟我讲

这玉米胆子特别小

怕大玉米

要种得有个隔离带”

  

中国玉米平均亩产已经超过800斤

而珍珠玉米的亩产最多只有200斤

刘怀智不舍得抛下的这个老品种

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2020年

种质普查员来到刘怀智家中

发现他珍藏的珍珠玉米

爆裂率高达99%以上

是非常优良的爆裂玉米品种

爆裂玉米是生产爆米花

专用的玉米品种

 

珍珠玉米品种的发现

将可能扭转中国爆裂玉米

依赖进口的现状

珍珠玉米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

2021年十大优异农作物

种质资源之一

 

截至2022年8月

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

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1.7万份

新发现鉴定畜禽遗传资源18个

抢救性收集保存6万份遗传材料

新收集水产养殖种质资源5万份

小麦也会得“癌症”?

赤霉病

又被称为小麦的“癌症”

是世界粮食作物中

最难以防治和解决的病害之一

高德荣所在的江苏省扬州市

处于长江中下游麦区

是小麦赤霉病高发地区

“把赤霉病抗性

和优良的丰产性结合起来

这个确实很难”

面对小麦“癌症”这块“硬骨头”

高德荣团队要将丰产的小麦雄蕊去掉

用抗赤霉病的小麦花粉进行杂交

他们每年人工去雄

就多达一万多穗

在近千万次的失败后

高德荣团队终于筛选培育出了

具有高抗赤霉病

高抗白粉病的

“双抗”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

 

2021年6月

这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并在长江中下游麦区迅速推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畜禽、水产

核心种源自给率

分别超过了75%和85%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

占比超过95%

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

北纬18度的“育种天堂”

北纬18度的光和热

赋予海南省三亚市

一年多熟的农作物生长优势

中国南繁育种基地就坐落于此

在这里

科研育种的周期大大缩短

每年有上百万份种子

被送到基地实验和繁育

育种界将这种育种方式称为“南繁”

2021年

依托南繁育种基地

中国在三亚崖州湾

打造了以国家战略任务为使命的

农业核心科研平台

这里集聚了

中国育种科学领域的顶尖力量

20家科研单位

22个院士团队

上千名科研人员

围绕前沿育种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

解决来自全国各地

不同作物育种过程中

遇到的“疑难杂症”

 

热土南繁,孕育良种

如今

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

双季稻亩产突破3000斤

大豆南繁育种试验亩产超500斤

功能特色稻、热带特色果树

优异种苗的培育

及推广示范不断推进

……

  

种优则物丰

粮安则民安

一粒小小的种子

蕴含着万物生长的无穷力量

蕴藏着物种丰优的浩瀚奥秘

从种质资源普查

关键技术攻关

到种业基地建设

中国种业振兴之路

脚步铿锵、成果丰硕!

更多精彩故事,敬请关注

9月22日(星期四)18:20档

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

《端牢中国饭碗》之《种业振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
推荐阅读